如何準備外貿協會(TAITRA)招考?2020年國際市場行銷組筆試心得分享

Tsanyu Kuo
Sep 1, 2020

--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簡稱貿協或是TAITRA)這幾年幾乎每年夏天都會有招考,有鑑於網路上關於貿協招考的資料並不多,所以我決定來分享我的考試經驗。2020年考古題分享如下:

世貿一館
世貿一館(資料來源:https://www.wiri.com.tw/content/

比較詳盡的考古題跟準備方式,也可以參考詹大安的Blog,他有過去比較多年的考古題,以及考試準備方式。

我在2019年及2020年均有報考貿協招考的「國際市場行銷(文法商管組)」職缺,該職位主要是協助台灣廠商行銷以及拓展海外市場。2020年這個類科有302人報名,但是只錄取1人,錄取率只有0.3%,十分的競爭。我在2019年沒有能通過筆試,直到2020年的考試才有幸通過筆試,進入到面試階段。該職位主要的報考條件有:

  • 國內、外大學以上「文、法、商、管理 相關系所」畢業,且已取得學士以上學位畢業證書。
  • TOEIC > 750分以及 TOEIC Speaking > 140分

貿協考試各個職缺,共同科目都是相同的,只有專業科目不同。所以你就算不是報考國際市場行銷組,或許共同科目的分享也可以對你有幫助。我的考科有:

  • 專業科目:經貿常識(考試時間60分鐘、比重50%)
  • 共同科目(一):中文測驗及英文測驗(考試時間80分鐘、比重35%)
  • 共同科目(二):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考試時間40分鐘、比重15%)

從考試時間跟比重,我們可以知道兩件事情:一、考試時間不長,中午前就會把三科考完,所以重點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是不是能在最短時間寫出來,時間是你最大的敵人;二、考科比重是陸續遞減的,基本上第一科大概就可以決定是否可以通過考試,準備考試時可以參考比重來做時間分配。

經貿常識

我在2019年的時候,除了用Google Alert訂閱有關貿協的新聞之外,就是讀台灣經濟研究院與貿易相關的論文,還有最新幾期的《商業周刊》以及《經貿透視雙周刊》。同時也有閱讀中美貿易戰以及政府新南向政策的政策相關文章以及研究報告。

在考過2019年的考試之後,發現雖然題目會有時事題,但是也有很多題目是國際貿易的基本題目(例如Incoterm),加上由於這科的考試一半為選擇題,如果準備時間有限,專有名詞不需要讀到把生硬的定義背起來,只要你只寫選擇題的時候,可以用刪去法選出來就可以了。

我在準備2020年考試閱讀的書有:

  • Philip Kotler (2011)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Management :Global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主要是用來複習傳統行銷學的名詞
  • 毛慶生等(2007)《基礎經濟學》,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只有閱讀總體經濟的部份
  • 黃志典(2018)《貨幣銀行學概論》,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閱讀一開始的貨幣導論,了解貨幣的主要理論以及思想家,最後快速讀每章節最後的主題文章(「金融辭典」、「實務視窗」、「焦點話題」)
  • 張瑋編(2014)《國貿業務丙級檢定學術科教戰守策》,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這本是我很多年前考國貿丙級技術士的參考書,在2019年經貿常識簡答題的信用調查3C在這本書裡面提到。由於Incoterm在2020改版,所以碰到貿易條件的時候,我會再參考2020年最新的規定
  • 陳昇瑋、溫怡玲(2019)《人工智慧在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與挑戰》,台北市:天下雜誌。這本書是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的創辦人寫的書,可以從中了解如何把人工智慧應用在台灣的產業上。讀書心得連結
  • 《商業周刊》以及《天下》每期會大概看過,《經貿透視雙周刊》在全國各MOS摩斯漢堡都有,考前幾天去翻一翻
  • 貿協2019年台灣形象展手冊

除了書本以及過去貿協考試的考古題,我也有看同時期其他考試的考古題,了解最近考試的出題方向。選擇題的部分會實際做,申論題我只把不懂的理論名稱抄下來,然後上網查一下理論大概在說什麼而已。

  • 近三期國貿大會考、金融研訓院考試金融常識考試、金融研訓院金融科技力考試
  • 近三期外交特考國際經濟、國際經濟商務人員考試國際經濟學及國際經濟組織、高考三等經建行政國際經濟學、高考三等智慧財產行政世界貿易組織法規以及智慧財產法規、普考四等商業行政商業概論

考古題已經包含了很多的概念,把考古題的東西弄懂就已經算是打底了。我自己最後有花時間上網查有關區塊鏈、雲計算、Google關鍵字的資料。

中文測驗及英文測驗

中文測驗是公文寫作(簽 、函)以及文章改寫。我自己會先寫文章改寫,題目的文章幾乎都是從《經貿透視雙周刊》出來,但就算沒有事先讀過文章也沒關係,畢竟這科是要考國文不是經貿常識。2019年是將文章縮寫成250–300字的短文,但是在2020年改為擴寫,將200字的文章擴寫為450–500字。由於考試的題本是有格子的,所以可以在下筆前先算好要寫幾行,才不會寫得過長,擠壓到後面題目的時間。

公文寫作簡章是說函跟簽都會考,只是我連續兩年的考試經驗都是考簽。但是為了避免忽然考函,並且要熟悉公文用語,我還是有讀公文參考書:

  • 江河(2017)《公文速成兵法》,台北市:志光

簽不像函會有固定的格式,所以在考試的時候,題目都會給格式,所以考生只要注意公文用語以及清楚表達題旨,照著題目給的格式寫就可以了。

英文測驗通常是寫一封e-mail給客戶,形式還蠻固定的,如果平常工作就有在用英文回信的話,應該不困難。但是我仍花時間把之前在外貿協會培訓中心(ITI)上課時的英文商用書信(Business Correspondence)講義翻過,記一些比較正式的單字跟句子(e.g. you are cordially invited),並且實際練習手寫,確保考試時可以正確拼寫出來。

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

這一科是比重最低,也是最不知道怎麼準備的科目,基本上說什麼都沒錯,但也不知道對不對。所以這種情況下,唯一可以掌握的就只有文章架構。我參考的書是:

  • 高杉尚孝(2018)《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為什麼他們的文字最有說服力?看問題永遠能擊中要害?》,台北市:大是文化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架構,但是缺點是這些架構都是五點,在短短的40分鐘裡面要寫兩題申論題,如果要兩道題目都要用五個角度去看,其實時間並不允許。所以我自己是建議考生提出至多三個小點就可以了,畢竟比起寫不完整,寫不完才是最慘的。文章開場的時候先依著題目的敘述寫問題分析,同時可以思考等等要提出的解決方案,我想只要有把問題作分析,提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應該就可以拿到基本的分數了。

結語

國際市場行銷的經貿常識考的非常活,雖然可以找到一些規律(國貿、行銷、時事),但是大致上無從準備,加上每年的重點都有所不同,所以基本上只能透過大量閱讀以及寫其他考試的考題來準備。但是也因為無從準備,所以就算你已經離開學校一段時間了,只要你對貿協的工作有興趣,還是可以來報考,當作試試手氣也好(誤)。

請大家特別注意,簡章裡面有一行提到,「應試時請詳閱試卷題頭說明,且依規定在答案卡(卷)上作答」,要非常小心這句話。考試的時候會發一本考題本,然後每一頁上方會規定這一頁只可以寫哪一題,通常一題只有兩面的篇幅可以寫,所以就算你有千言萬語,你也只有兩面可以寫。通常第一面跟第二面是寫第一題,第一題寫完之後,請直接翻頁到第三面跟第四面寫第二題,千萬不可以直接在第一題下面接著寫第二題,這樣第二題的部分不會計分。

我在2019年考試的時候,就是因為把第二題接著第一題寫下去,後來才發現寫錯頁了,所以花了很多時間把題目抄到正確的頁面上,浪費了很多時間。我最後以總分兩分之差,無緣參加面試。今年我也有聽到其他考生反應寫錯頁面,所以我想這可能不是獨立事件,所以請考生下筆前特別注意卷頭的說明。

我2020年招考加權後的總分是63.4分(經貿常識60分、中英文測驗74分、問題解決50分),因為比第二試最低錄取分數61.2分高,所以有幸進入第二段面試。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有意願報考這個考試的未來考生。

--

--

Tsanyu Kuo

PM@TAITRA | PhD Candidate@NCCU | ex-ASUS PM in Taiwan, Sweden and Serbia | LSE MSc Social Policy | English Tour Guide | Bookwr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