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 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程(IDAS)-在台灣用英文讀博士
我目前在國立政治大學(National Chengchi Univeristy,以下簡稱政大)的「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位學程」(International Doctoral Program in Asia-Pacific Studies,以下簡稱IDAS)讀博士學位。有鑑於網路上對於這個學程的介紹比較少,所以想說可以寫一篇文章,讓有志於攻讀博士的台灣學生,可以比較了解這個學程。
政大身為台灣國際化指標很高的學校,很早就設立了英語授課的碩士課程:
- 2001年商學院的「國際經營管理英語碩士學程」(IMBA)
- 2003年社會科學院的「中國研究英語碩士學程」(IMCS)與「台灣研究碩士學程」(IMTS),後來整併為「亞太研究碩士學位學程」(IMAS)
- 2006年傳播學院的「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MICS)
- 2012年國際事務學院的「國際研究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MPIS)
- 2014年社會科學院的「應用經濟與社會發展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MES)
這些國際學程主要是為了吸引外國學生就讀,由於這些學程都適用台灣政府獎學金,所以總是可以吸引許多外國學生前來就讀。只是這些學生畢業之後,若是想要繼續攻讀博士,當時台灣與政大都沒有一個適合他們的全英文博士課程。
IDAS成立於2008年,除了可以吸引國外有志於讀亞太研究的外國學生,也可以吸引已經在台灣念碩士班的外國學生,繼續在台灣攻讀博士。
IDAS因為要能夠吸引各種主修專業的學生,所以定位上為一個跨領域學程,一開始分為五個主要領域:
- 國際管理(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 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公共治理(Public Governance)
- 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
- 文化與社會(Culture and Society)
但是由於後來商學院另外有自己的博士學程,所以國際管理的部分就漸漸淡出,只留下最後四項主修領域。
由於課程主要以外國人為主(一年會約十位外國博士生),所以台灣當地學生招收名額就比較少,一年大約為兩位。台灣學生的申請會與外國學生分開,基本上填完學程規定的申請資料,寄出給所辦審核,若是書審有過,就會邀請申請者來面試。面試只有十分鐘,大概就是認識面試者,然後了解申請者就讀博士班的動機以及未來規劃。
同學的組成十分多元,有來自世界各大洲的同學,其他不乏由世界名校碩士畢業生,例如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德國法蘭克福哥德大學(Goethe-Universität Frankfurt)、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等。
學程的規劃很有彈性,修課的30學分中,除了3學分的「亞太區域發展」(Asia-Pacific Regional Development)以及3學分的「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兩門必修之外,其他均為選修。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需要選修學程內的課程,也可以到外系修課,只是課程需要是博士等級、並且是英語授課的。學生也可以選修6學分的非英文授課的課程,這點我覺得對台灣學生是一個優勢,可以到別的系修中文課程。
除了修課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畢業門檻需要完成:
- 通過學術倫理課程
- 擔任過TA/RA
- 發表過一篇Peer-review英文期刊論文
- 發表過一篇英文研討會論文
- 通過資格考
修完課並完成資格考之後,就可以晉升「博士候選人」(PhD Candidate),可以開始著手寫學位論文。
學程允許的最高修業年限是7年,加上可以有2年休學的「額度」,所以最多這個學程可以念到9年。只是根據所上的經驗,全職學生應該可以在四年左右畢業。
畢業的前輩們,除了在政府工作之外,也有在研究機構或是智庫擔任研究員、投入高等教育等,其實跟一般社會科學院畢業生的出路差不多,只是因為這個學程是英語國際學程,所以除了可以認識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同學,因為用英文寫作的關係,所以要投國外英文期刊的機會也比較多,增加同學的國際移動能力。
我自己因為研究所在英國念,所以學術的訓練主要是英文為主,就讀這個學程的轉換成本比較低,加上這個學程的學制比較有彈性,可以允許我修習不同科系的課,並做一些跨領域的結合,所以最後選擇讀這個學程。
歡迎對亞太研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慮這個學程,若是在申請上有碰到什麼問題,也可以在這邊文章留言討論。